集微网消息,4月25日, 上海知产法院公布《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司法保护状况》显示,2022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切实履行知识产权司法职能、主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和数字赋能、加强专业化审判人才队伍建设。
【资料图】
以下是该《司法保护状况》的部分内容:
切实履行知识产权司法职能
案件基本情况
2022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87件,同比增长1.01%。其中,民事一审案件4336件,民事二审案件1101件,行政一审案件2件,诉前保全案件4件,其他案件44件。
在受理的全部案件中,收案数位居前五位的案件分别是专利权案件3832件,占69.85%,同比增长7.94%;著作权案件(不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63件,占10.26%,同比下降13.6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438件,占7.98%,同比下降20.51%;商标权案件347件,占6.32%,同比下降2.25%;特许经营合同案件127件,占2.31%,同比增长9.48%。
案件主要特点
案件所涉技术领域前沿。尤其是专利案件涉及了移动芯片、生物医药、数据系统、导航设备、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专业技术性强、法律问题复杂、审理难度较大,对案件技术事实认定的精确度和高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
加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力度
依法审理涉关键核心技术知产案件。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审理涉芯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案件,有效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例如,在两起标的总额高达2.35亿元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中,涉及移动芯片领域前沿技术,案件事实复杂,合议庭秉持审慎的态度,综合运用“四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依法作出判决。
依法支持证据保全申请。引导当事人积极举证,对侵权证据无法自行取得且易灭失、以后难以取得的,依法支持证据保全申请,并对时间紧迫的诉前保全申请启动快速处理机制。2022年,依当事人申请作出诉前、诉中证据保全裁定66份。在哲库科技有限公司起诉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中,因被告涉嫌非法窃取原告享有技术秘密的芯片总体设计、验证方案且存在将其控制的网盘及电子邮箱中相关电子证据隐匿、销毁甚至带离出境的风险,法院根据权利人申请,依法作出诉前证据保全及诉前财产保全的裁定并进行查封,为制止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商业秘密的可能外泄和后续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
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规范适用条件、精细基数计算、科学认定赔偿倍数,充分发挥损害赔偿补偿和惩罚的双重功能。例如,在MCi荷兰公司起诉的发明专利侵权案中,被诉侵权产品的销售金额高达约1.37亿元,法院综合考虑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故意及情节严重性,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用被告含税销售收入乘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6.5%的利润率以及涉案专利贡献率,计算得出侵权获利的数额并作为惩罚性赔偿的基数,判令被告承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200余万元。(校对/韩秀荣)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